近幾年來,中國的發展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歸功于改革開放以來,把經濟建設,特別是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努力,做得非常出色,在此過程中,中國也與世界上許多國家建立了穩定的貿易關系和良好的邦交關系,但隨著中美關系的“波折”,許多西方國家逐漸追隨美國的“腳步”,不斷以各種理由“倒戈”。
捷克禁止中小企業投標。
據外國媒體報道,捷克總理最近宣布:鑒于可能存在的“國家安全”威脅,捷克政府決定不對中國企業參與捷克新核電站項目的招標。捷克政府已不是第一次拒絕中企進入本國市場,2018年,捷克政府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國內相關企業使用中國企業的通信產品,其中就包括5G領域領先世界的華為公司。那時,我們的外交部和華為公司與捷克方面進行了交涉,但捷克方面對中企的打壓還沒有結束。
捷克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國,它在國際上追隨美國的“步伐”,不斷無端地“打壓”中國,這一狀況嚴重阻礙了中捷之間的良好貿易關系,也使中捷之間的國際關系受到一定的影響。
誰將補償捷克的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已成為捷克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市場對捷克來說意義深遠,影響廣泛。盡管捷克只是歐洲的一個小國,與英法比起來存在感不強,但它頻繁地在對華關系中制造“麻煩”,一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和捷克的貿易發展。
隨著疾病的爆發,中國已經獲得了有效的控制,中國的經濟也很早就開始復蘇,到2020年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經濟增長大國。在此之前,澳大利亞就因對華政策失誤,導致中澳貿易關系急轉直下,最終受傷的還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建立的“反華”模式已經讓澳方在貿易上吃虧,如果捷克想要步澳大利亞后塵,后果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