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前的線下資格預審、資格候審,到現在的網上上傳、直接投標,工程領域的招標投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并且通過網絡數據化應用,只要在自己的電腦上有一個CA章就可以參與投標,采取綜合評估的方式有效地杜絕了違規行為的發生,無論是外地企業還是本地企業,符合條件的都有機會參與投標。
在泉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招標現場,工作人員通過互聯網組織招標。
黃文達的獲得感,得益于今年以來在駐市發展改革委員會紀律檢查監察組的監督下,招標投標的商業環境不斷優化。在調查訪問過程中,駐市發展改革委員會紀律檢查監察組查看行業行政監督部門的在線監督平臺警告信息,在評價報告書記錄中串通投標線索,發現違法線索的轉移和通報機制不足,個別問題長期擱置。
駐市發展改革委員會紀檢監察組四級主任杜曉玫告訴記者:我們組聚焦工程領域招標投標混亂頻繁,破壞工程招標投標的商業環境,開展了《工程建設領域串通投標監管與廉政風險防控》課題調查。在德化縣調查期間,我們發現了城東工業項目集中區古洋地區基礎設施和場平工程建設項目中存在9家企業串通投標混亂,按規定沒收投標保證金720萬元,有力威懾了該領域的投機企業,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
杜筱玫介紹道:一段時間來,我們組調查走訪單位超過30家,涉及發改、住建、交通、水利等多個領域,梳理出40多條串通投標線索。在調查的同時,采取促進投標亂象查處的措施,加大查處力度。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提出1份紀律檢查建議,提出2項建議,督促限期3個月進行整改。促使市發改委聯合有關部門采取多種措施,對癥下藥,整頓招標亂象。
經過充分調查,發現以前基于信息系統的提示和預警功能,傳輸系統沒有做進一步的規范,導致個別圍標串標的線索沒有及時傳遞給有關主管部門。市發改委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王步星表示,發現這些問題后,我們立行立改,及時堵塞制度漏洞,聯合有關部門修訂完善《泉州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管理規定》,新增條款規范市各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交易過程中發現違法線索,應及時移交同級行政監督部門處理。2021年上半年,串通投標線索全部移交相關行政監督部門,行政處罰立案率由27%提高到80%。
駐市發展改革委員會紀檢監察組在促進招標投標線索處理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除此之外,還在推進印章制作、標本兼治、預防疾病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以調查發現問題和商業環境特別巡視反饋問題為有力手段,聯合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市發展改革委員會優化商業環境招標投標專業班,以召開座談會、協調會等方式推進我市招標投標監督體制的完善。特別是建立兩法聯系,加大調查力度,線索處理有效聯系,防范招標投標保證金風險,遠程異地評價,惡意報告投訴指導,監督數字化建設等六項制度,不斷優化招標投標商業環境。
優化經營環境的工作在哪里進行,監督執行紀律跟進到哪里,監督準確及時,整改立竿見影。駐市發展改革委員會紀檢監察組副組長張威說:工程領域的招標投標監督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求紀檢監察機關切實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的作用,促進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責任和行政監督部門主體責任的合作,共同遏制招標投標領域的混亂,及時堵塞行政監督的漏洞,引導企業參與良性競爭,真正實現進入、管理、違法違規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