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優化經營環境,真正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南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圍繞降低門檻、優質服務、減少環節、提高效率、惠企業的目標,主動開拓創新,有效減輕企業負擔。
工程建設和政府采購項目開標率達到100%,開標時間平均時間減少到7分鐘以內;積極推進遠程異地評標,投標人可以隨時隨地參與全市各種交易活動,無需離開家;信用庫網上注冊自動驗證;全過程電子處理率達到100%。企業不需要提交紙質材料,不需要到達交易現場,減少了人工傳遞和驗證環節,從項目進場、發布招標公告和招標文件、現場預約、開標、評標、確定中標人、退還保證金、上傳合同、收集檔案,全部在線完成,企業投標一網管理、零跑腿。
對所有項目免收交易服務費,政府采購項目取消保證金;快速退還投標保證金和利息;提供電子投標保函服務,對所有項目開放,將網上電子投標保函申請率從原來的平均1.5%降至0.55%,降幅63%;鼓勵招標(采購)人免收履約保證金和預留保證金。確需收取的,鼓勵和支持投標人(供應商)以銀行和保險公司出具的保函形式替代保證金;取消電子招標(采購)文件收費,電子招標(采購)文件隨招標公告同時發布,任何人以游客身份登錄都可以免費下載和查看。為企業著急,為企業著想,盡最大努力減輕企業負擔;電子化的實施擺脫了空間和地域的限制,每年可以節省投標企業往返開標現場的時間、住宿、交通、差旅費等投標成本數百萬元;隨著電子擔保平臺的推廣應用,企業存量巨大的保證金全部釋放,每年為企業減少資金占用數億元。最大限度地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
推出交易流程全公開系統,公開項目受理、公告發布、開標、評標、結果公示、保證金退還、中標通知書發放等7項工作進度。同時,公開流程負責人、辦理情況和完成時間,業務處理全過程可視化、公開透明;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13710工作法,成立重大項目招標采購服務工作組,提前介入中央預算投資項目、河南省、南陽市重大建設項目、重大民生工程、精準扶貧攻堅項目等市政府交辦的應急項目,開展標前輔導和全程跟蹤,優先辦理進場登記,優先發布招標公告,優先安排開標評標場地,優先選擇評標專家,限時完成。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形成了環環相扣的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縮短了市場主體的工作時間,提高了交易效率。
嚴格按照電子檔案管理要求,緊密結合工作需要,制定了《工程建設和政府采購交易項目電子檔案管理辦法(試行)》,積極推進進場交易項目電子檔案管理,將與交易活動相關的所有記錄,如項目進場交易受理、招標、開標、評標、定標、合同、評審全過程音像等整合在電子檔案中,統一保存,實現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和電子化,為加強監管和向社會提供查詢服務提供便利。
公開評標結果、公開交易進度、公開交易主體信息、公開招標文件、公開不良行為,全公開形成場內場外相互聯動的監管體系;招標人、投標人和評標專家不會見面開標,遠程評標會在區域內隔離。整個交易過程是網上標記、數字見證、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監管留痕、責任可調,線上線下齊心協力,有效加強了對公共資源配置領域權利運行的監管和制約,促進了交易更加規范有序、陽光透明,有效保證了不同所有制和地區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