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精神,優化廣州市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的管理,廣州市財政局日前發布通知,明確從今年3月1日起,對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的管理進行優化,以提高政府采購的工作效率,加強事中、事后的監督。
降低審批管理層級。以后單位采購進口產品只需報主管預算單位批準,不需要報財政部門審批,財政部門對進口產品采購實行備案管理,減少審批層級有利于節約采購時間。由主管預算單位科學制定進口產品申請的歸集周期和頻率,實行“一攬子”審批制度,原則上5個工作日辦結。
實現了第一時間全流程在線辦理。本次進口產品管理優化工作充分利用了現代信息技術,相關的批準和備案都是由采購商通過廣東政府采購智慧云平臺提出實施的,實施“一表式”監管。
降低了專家論證等重復工作。市政主管預算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對系統內具有一定共性需求的進口產品進行梳理、分類、匯總,組織專家進行集中論證,編制系統內各部門進口產品目錄,報市財政局備案。
嚴格控制審核進口產品的數量。要嚴格執行預算主管部門“緊日子”的要求,嚴格審核是否有超標準采購、進口的必要性、不可替代性、經濟性和有效性等問題。
論據強調進口與國產的比較。著重指出了進口產品采購專家的評審作用,如擬采購的進口產品屬于中國國內具有國產同類產品但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的進口產品,應提供國產同類產品與進口產品在技術參數、功能等方面的對比表,以及本單位關于“三重一大”事項的議事決策會議紀要、記錄等。
實行科學的全程監督。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落實主體責任,實行全程無縫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