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河南省紀委監委牽頭,印發了《關于規范政商交往行為,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若干意見》。該意見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要為市場主體提供優質、高效、方便的服務,做到“清”而有為;同時,要把握好善為的原則,守住廉政的底線,正確處理政策與市場主體的關系。
該意見以正反兩個方面的典型案例為切入點,對黨員干部和企業經營者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行規范管理,加強指導和約束。這些措施包括:積極推動政策落實,平等對待市場主體,主動提供高效服務,規范行政執法和監管行為,認真落實企業聯系制度,充分聽取企業意見,積極推動經貿活動,幫助企業排憂解難,誠信守法履行承諾等。消極清單列出“九不準”,即:不準加重企業負擔,不準不作為,不準歧視民營企業,不準漠視企業訴求,不準違規收受企業財物,不準干預和插手招投標等市場經濟活動,不準違規兼職,不準插手經濟糾紛,不準“新官不理舊賬”。
為河南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近幾年來,河南省紀委出臺了《關于充分發揮紀檢監察職能作用積極幫助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意見》(試行),被民營企業家稱為“21條意見”為自己撐腰;還出臺了《嚴肅查處誣告陷害和保護黨員干部行為的暫行辦法》(試行),對受到誣告陷害的干部澄清身份,激勵引導黨員干部敢于擔當,勇于作為,服務企業發展。與此同時,嚴肅查處損害營商環境典型案件,公開曝光,召開警示教育大會,強化震懾。
從去年開始,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圍繞穩定就業、保障民生、保障市場主體權益、落實涉企政策等方面,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全程監督。駐馬店市紀委監委選擇20家重點企業作為“營商環境監測點”,組織開展“千名紀檢監察干部訪千家企業”活動;焦作市選聘220多名社會監督員,拓寬了監督渠道;開封市建立了“親清連廉通企業”政企互通的監督平臺,2020年共受理各類咨詢投訴192件,全部得到及時處理;鶴壁市選派營商環境監督員為企業服務。